星空体育平台Lululemon摔倒alo在中国也吃不饱

2025-09-17 06:37:0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星空体育平台2024年财报发布后,单日跌幅达14.19%。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,单日跌幅达到19.8%。近日,Lululemon再次交出成绩单,周五大跌超18%。

  资本市场看的是Lululemon的增长预期,北美市场增长触底、中国市场增长放缓,高增长、高溢价的品牌故事不再被看好。

  单一瑜伽品类难以支持增长,拓品类比不过adidas等一众运动品牌的多样性,男性生意比不过Vuori,比专业又拼不过Nike。

  于2007年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创立的alo,年收入已突破70亿元,近两年也在亚洲市场隐隐发力。虽未正式布局中国市场,但凭借品牌擅长的营销套路,已在国内社媒平台上掀起讨论风潮。

  中国线下买不到,网友纷纷上网求一个购买途径,alo着实把中国消费者拿捏住了。

  2025年上半年便传出,alo将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开设中国首店,同时在上海、北京等地招聘品牌营销、电商运营、零售管理等多岗位。

  从北美市场商业布局来看,有Lululemon的地方,多半就有alo的身影。

  Lululemon费力做足了消费者教育,alo选择“贴脸开店”,最直接的方式抢夺Lululemon的原有客群。

  在产品侧,不同于Lululemon锚定了瑜伽场景,alo的品牌定位更像是要做运动界的miumiu,运动只是外衣,时尚才是品牌底色。

  除了Lululemon的经典leggings,alo品类布局和款式设计显然更多样。纵观alo产品线,款式时尚性盖过了产品功能性的风头。短上衣、喇叭裤、阔腿裤的设计,不仅在款式剪裁方面更加新颖星空体育平台,更突出身材曲线,也打破场景限制,让每一款单品都可以完美适配任何场景。

  alo本身定位更像个传播生活方式的时尚品牌,并不局限于单一运动场景,瑜伽、普拉提、网球、力量训练等多种运动场景均有所布局。

  品类侧,除了服装品类,配饰、包袋品类均有所布局,甚至也涉足于香薰保健品市场。

  单从品类多样性而言,alo贩卖的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,品牌的发展可能性也更丰富。

  在颜色方面,alo也是采取了时尚品牌擅长的运营玩法。每月都会有部分新颜色单品上市,几周后便会下架,除非复刻就再也买不到,这样的色彩饥饿玩法也是拿捏了消费者的小心思。

  同时,alo产品也擅长于以色系创造氛围感,经常上新同色系多款单品,在搭配方面更具灵活性,不同单品之间风格更统一,进一步带动消费者多件购买行为。

  alo的产品不过多注重功能性和专业性,更像是靠时尚+精致白女感撑起来的产品价值,但价格上居然还是Lululemon的“贵替”。

  传统运动品牌如何卖出高价?Nike讲气垫技术、Lululemon讲Nulux触感、安德玛讲排寒科技,都是以产品性能、实验室数据、专业运动员代言背书撑起溢价。

  2021年,alo便官宣Kendall Jenner为品牌大使,肯豆高频发布身穿alo服装的美照,在社媒上多次出圈。Taylor Swift也高频身穿alo品牌服饰出街,每一条身穿alo的明星ins推文都会被alo迅速转发,照片溢出的精致松弛感,正是alo想要的。

  明星效应的放大镜作用下,alo成功营造出一种健康、活力、时髦的精致形象,让消费者无形中形成“穿上alo,我也自律又健康、精致又松弛”的认知。

  想赚Z世代的钱,社交媒体是重中之重,alo的用一种近乎打造KOL的营销打法,成功立住了在目标群体心中的品牌人设。

  近两年,alo社媒营销更近一步。2024年签约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Jisoo为代言人,25年7月亚洲首家旗舰店落地首尔,BTS成员Jin、aespa成员宁艺卓、国内艺人何超莲、易梦玲悉数到场,进一步拉高品牌讨论热度。

  对比Lululemon与alo品牌搜索指数,2025年上半年Lululemon维持平稳势态,alo持续增长,于5月首次超过Lululemon品牌热度,7月正式开启了热度碾压Lululemon的局面。

  深谙社媒玩法的alo,再一次成功靠明星效应打开了亚洲市场的知名度。国内社媒平台求购买途径、代购方式、打飞的去韩国门店排队的讨论正是alo期望达到的效果,韩国首店的落地不仅热度翻番,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市场对alo的接受度,成为品牌进军中国的强心剂。

  一是品牌动作导致的困局,社媒平台求购买渠道的讨论不仅让alo对中国市场信心大增,也让中国成熟的服装产业链看到了生意机会。

  alo的在中国市场渠道布局太过滞后,反倒是一系列服装厂商纷纷在电商平台上架alo同款。早期图片更是直接印上alo,如今品牌名称可能隐去,或是ola、ala等不同混淆的品牌写法,但从图片及产品风格依然能看出alo的标志性风格。

  假货泛滥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渠道布局侧,更是撕碎了alo一直以来营造的精致品牌人设。

  以埃菲尔铁塔做背景,明星网红的美照将alo的logo折射出足够的精致感和稀缺性。假货在国内市场爆卖,也意味着你不仅会在健身房看到穿alo的女生,还可能在菜市场、广场舞、地铁通勤路上看到alo的身影——尽管大多都是仿款。

  对于还未入局中国的alo,非目标群体过多地增加alo的曝光,本身就是对alo品牌人设的一种稀释,更难以维持alo在国内市场的高溢价。

  除了品牌人设的崩塌,慕名购买正品的消费者可能是“压垮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
  收到alo官网正品的消费者,纷纷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、对产品质量的吐槽。质量差、易起球、logo起翘、脱线等问题引发消费者不满,质量与价格的严重不对等更是为alo的中国行增加了不确定性。

  质量堪忧、品牌人设不再、假货泛滥的背景下,alo仿款似乎更具竞争力。消费者不一定具有分辨真假的能力,他们想要的只是ins美照里的那个logo和版型,不到正品三分之一的价格,注定会对alo的中国市场增添难度。

  alo中国渠道布局滞后、品牌人设撑不起高溢价,这是alo中国行的难点之一。

  虽是对标Lululemon,但alo弱功能故事,强营销传播,就注定了它的生意天花板具有极大不确定性。

  运动品牌的构建都是以产品为核心,功能、科技是支撑产品生命力的要素。而alo更关注与颜值外观和网红营销,打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氛围感,再用产品去承托这个氛围感,实际售卖的不是产品的功能,而是广告里的生活。

  alo的产品激发的其实是消费者的潮流忠诚度,消费者会为品牌的时尚设计和网红光环来买单,但这种品牌与消费者的绑定关系是比较薄弱的,品牌忠诚度极容易受到潮流趋势更迭的影响。一旦市场上出现了更网红、更时尚的单品,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抛弃alo。

  Lululemon虽业绩承压,但他的基本盘仍十分稳固,依托其品牌的面料、功能设计,依然会有一群super girl死忠粉。

  说回运动服饰的生意,其行业竞争强度很大,alo面临着直接竞品、运动巨头、时尚品牌的竞对压力。连内衣品牌维密都来瑜伽服饰市场分一杯羹,从长期角度来看,alo如何稳固住它的基本盘将是一大难题。

  对比传统运动品牌,比起前期大量研发投入,用科技、专业讲品牌故事的“慢路径”,alo的确靠社媒营销走上了一条专属于Z时代的“快捷径”,但售卖一种“感觉”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星空体育平台。

  下一篇:生活总有新天地——重庆天地焕新为「重庆新天地」:品牌升维,空间·内容·服务三重升级

  alo推出首个奢侈手袋系列、观夏进军香港开店、法国护肤品牌PAYOT开中国首店…品牌周报

  Alo Yoga亚洲旗舰店落户首尔,6000平米超大空间,选址毗邻爱马仕之家

  Alo yoga瑜伽服正席卷社交媒体,但可能并不是下一个lululemon。

  美国关税新政对国际企业来说是复杂的连锁反应,并非简单的成本上行,终端不一定能够涨价,降价都是有可能。

  西安大融城荣获“2024年度商业地产标杆影响力项目”奖项,项目运营团队荣获“2024年度中国购物中心百支优秀运营项目团队”奖项。

  骑行热度持续攀升,来自丹麦的Pas Normal Studios于上海落地中国大陆首家旗舰店

搜索